亚洲真人无码在线,韩国国产一区三区,www免费短视频,亚洲欧美在线观看第一页

新聞中心
———— 2023-03-132023-03-132023-03-13

我國傳感器“卡脖子”形勢下該如何逆襲?

網站首頁 > 行業新聞 > 詳細內容

這幾年,一談到我國科技產品的“卡脖子”問題,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會聯想到“芯片”、“光刻機”、“工業軟件”。但其實在工業領域,傳感器、科學儀表等很多產品都具有一劍封喉的作用。

小小傳感器,牽動著大工業

傳感器處于一切工業產品的最前沿陣地,它提供了感知物理世界的第一道哨卡。在現代工業生產尤其是自動化生產過程中,要用各種傳感器來監視和控制生產過程中的各個參數,使設備工作在正常狀態或最佳狀態,并使產品達到最好的質量。因此,沒有眾多的優良的傳感器,現代化生產也就失去了基礎。

傳感器的種類繁多,大約有3萬種以上。要想徹底搞清楚傳感器,幾乎要跨越所有的制造業門類,難度有如識別滿天繁星。常見的傳感器種類有:溫度傳感器、濕度傳感器、壓力傳感器、位移傳感器、流量傳感器、液位傳感器、力傳感器、加速度傳感器、轉矩傳感器等。作為智能化的起點,傳感器是構建智能工業和智能社會大廈的基石。

國內傳感器“卡脖子”問題不容忽視

從實際應用來看,傳感器在軍工、民用、工業領域的情況都存在一定的“卡脖子”問題,而工業級傳感器迫切需要破局之道。

一是國內傳感企業數量多,有超過1700家企業從事傳感器生產研制,但規模都不大,小企業占70%以上,年產值過億的傳感器企業不超過10%,形成了“大產業、小企業” 、“只有龍頭、沒有牽頭”的格局,上下游協同門檻高、成本高,產業發展尚未形成合力。

二是從物聯網感知層來看,傳感器數據采集及傳輸標準尚未統一,對于下游應用廠家,在傳感器的選擇使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,也對行業應用平臺在數據處理方面造成了一定困難。

就工業級傳感器而言,國內產品與國外的差距則是最大的。一方面是受國內生產制造水平所限,產品的一致性和穩定性不夠;另一方面,則與國內對于傳感器的漠視有關。在技術攻關的時候,往往以主機牽頭,傳感器作為配角基本是拿來主義。而在引進國外設備時,往往采用整機引進方式,很少有國產零部件的機會。如核能、化工、電力等行業,一般都是直接輸入成套設備,而這些設備基本上自帶儀表和傳感器。

量大面廣的傳感器產品,往往都被國外品牌所把控,只是把縫隙里的艱苦地帶留給了中國制造,這種定制化的縫隙是很難產生足夠多的利潤。很多國外儀表的傳感器,往往都是1萬只起才接受訂單,基本不接受個性化定制。

而國內市場情況不容樂觀,在中、高端傳感器制造領域,我國在知識產權、設備和材料等方面都沒有優勢,成本居高不下。目前,國內具有一定規模的工業傳感器生產廠家不到兩千家,很多都在3000萬的收入線上掙扎。很多傳感器產品都是處于小批量生產狀態,單一產品的研制成本居高不下。目前,與傳感器沾邊的國內上市公司大約有40家,但傳感器都無法成為主營業務。

國產傳感器企業逐步崛起

近年來,在某些領域,這種局面正在逐步改變。中國制造整體實力的增長,也給國產傳感器的發展帶來了新曙光。

中國傳感器廠商,以小小的身軀,爬行在一條漫長的產業鏈上,前后被擠壓,國產傳感器自然活得艱辛。但是作為工業領域非常關鍵的核心零部件,在技術國產化大潮的今天,突破“卡脖子”技術勢在必行。因此,對于國產傳感器企業、科研院所、行業協會而言,仍需負重前行。